猪鸡行业低迷,温氏股份半年亏46亿元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生猪行业低迷,鸡也“飞”不起来了。
8月30日晚,温氏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11.89亿元,同比增加30.61%,归母净利润为-46.8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5.24亿元,同比下降33.07%。
“生猪行业和黄羽鸡行业均处于周期低谷期,生猪和肉鸡市场行情低迷,公司肉猪和肉鸡销售价格均低于养殖综合成本,致使两大养殖主业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温氏股份解释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大主业导致业绩亏损
“猪鸡”行业不景气,温氏股份面对较强经营压力。
报告期内,温氏股份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178.57万头,同比增加47.21%;毛猪销售均价14.58元/公斤,同比上升3.18%;销售收入207.44亿元,同比增加54.39%。
虽然肉猪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但是肉猪市场行情低迷,饲料价格较高,疫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猪业生产成绩,即使猪业生产成绩逐月提高,总体上养殖综合成本仍然高于销售价格,导致报告期内温氏股份猪业亏损幅度较大。
温氏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曾表示,生猪营收占公司营收的45%~50%左右,猪肉的价格下跌对公司整个业绩影响比较大。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温氏股份在今年6月份的投资者交流会中介绍,年初至今(6月),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逐月下降的趋势未变。4月份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8.4元/斤,5月进一步下降,料肉比降至2.67。
肉鸡方面,报告期内,温氏股份销售肉鸡5.53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加13.30%;毛鸡销售均价13.09元/公斤,同比下跌5.69%;销售收入157.56亿元,同比增加11.40%。
温氏股份称,养鸡业务生产继续保持稳定,生产成绩仍保持在历史高位,养殖综合成本控制良好,但因市场行情低迷,肉鸡销售价格低于养殖成本,公司养鸡业务出现亏损。肉鸡销售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销量增加。
此外,温氏股份还提到,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存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约0.72亿元。
温氏乳业为何被剥离
事实上,温氏股份今年也有不少新动作,但剥离温氏乳业备受业内关注。
今年5月25日,温氏股份发表公告称,为了聚焦核心业务,将所持温氏乳业35%的股份以4.37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筠诚控股,并已签署了转让协议,本次转让后,温氏股份的持股比例从64.57%减少至29.57%,从第一大股东变为第二大股东,温氏乳业被剥离,将不再纳入温氏股份合并报表范围。
其真实目的是拆分上市还是剔除亏损资产美化报表?
记者注意到,在股权改制后,温氏乳业上市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去年2月,温氏股份在一次投资者关系互动中表示,筹备乳业子公司拟分拆上市事项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但该公司也表示,“分拆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
财务数据显示,2017至2018年,温氏乳业营收分别为1.21亿元、6.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21.38万元、-852.23万元。自2019年起,温氏乳业板块进入快速增长期,2020年营收增长15.38%至8.4亿元,销售利润增长20%以上。2021年相关板块营收为10.62亿元,同比增长26.42%,利润未披露。
2022年,温氏乳业再次陷入亏损,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47亿元、-653.6万元,在温氏股份营收占比仅为1.21%。2023年一季度,温氏乳业亏损扩大至2234.17万元,主要系淘汰牛造成的非流动资产损失。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温氏乳业亏损是正常现象,去年原料成本上升幅度很大,进口饲草料价格上涨30%至50%。去年行业还面临动销问题。今年行业情况会有所好转,饲草料价格有下降,动销回暖,温氏乳业还是可以恢复的。
此外,记者注意到,温氏乳业虽然从温氏股份的体系中淡化,但是仍在温氏家族的控制之下。
此次收购的关联方筠诚控股实际控制人为温氏家族成员。据了解,温氏股份实际控制人温氏家族中温鹏程、温均生、温志芬、温小琼、梁焕珍、伍翠珍、陈健兴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筠诚控股19.83%股权,合计控制筠诚控股42.61%的表决权,为筠诚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