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而声⑨丨这一封信,很“成都”
信为大运会而写,也为城市而写,为家国而写,更为美好明天而写
(资料图)
一封信,有多重?
在今天,这可能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书信往来已是“古早”的方式。然而,信并没有消失,因为稀缺,它反而更“重”了。尤其是手写而成的书信。
↑图据新华社。
最近,每一名参加成都大运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在报到时都收到了来自成都不同学校学生手写的“给媒体记者的信”。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书信“盲盒”。然而,你我皆知,这些信多么珍贵。
新华社记者刘彤收到的信,是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25届4班奚浩宸所写。
信中,一语“风雨怜寒士,翘首述忧心”,一语“锦绣青城,雪满西岭”,典故与心志交融,激越与深邃共通,在展示了不俗文字功底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座城、一颗心的爱与期望。
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承。
这是一种以心交心的展示。
可以想见,每一封亲笔写下和寄出的信,不仅是心灵绽放的结果,也是带着城市特质的一份温暖。
让收信人感受到,来自成都的温暖和热情,城市的文化和底蕴。城市的特质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书信的每一处细节之中,折射于市民的举手投足之间。
信为大运会而写,也为城市而写,为家国而写,更为美好明天而写。
这封信的背后,是每一位普通市民对举办大运会的支持与配合,信心与期许。每个人也由此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了成都与世界的一个连接点。
正因如此,刘彤在记者手记中深情写道:谢谢你,同学;谢谢你,成都。
刘彤的感谢之意,也让我怦然心动。看到这些文字的刹那,我想起了年轻时代所写过的信,所接到的信。
那些信,或写自昏暗的书桌上,或在军营旁边的岩石上写就。
在信里,年轻的灵魂彼此交流,互相打气。
古人说“见字如晤”,诗人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说来说去,皆为“动情”二字。
“动情”之上,还有“期待”。
在香港回归前夕,我曾和一位邂逅于北京天安门、任教于盲童院的香港女孩通过信,彼此为着“1997”这个时间节点的一天天临近而激动,共同祝愿国家越来越好。
这和奚浩宸同学为着“大运时间”的开启而深情叙述的心境何其相似。
我和奚浩宸各自的中学时光,相隔三十多年,然而奚浩宸的信,却让我看到了年轻时奋笔疾书、心潮澎湃的自己。
我顿悟,当我们愿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令人温暖的价值观而笔书、对话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心灵之约”的境界。
这一届大运会,正是一场隽永的心灵之约。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赵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