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今热点:汉服市场规模 汉服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2023

2023-05-06 17:29:26 互联网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也有人称为汉装、华服、汉衣冠,是由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期间,汉族以华夏礼仪文化为内涵发展出的民族服饰。它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资料图片)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汉服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汉服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2023

野蛮生长几年后,大众汉服消费市场正慢慢细分,形成多层次的定位。平价品牌让爱好者一窥汉服之美,高端品牌则展示了传统服饰超越时间的魅力。比如,明华堂、汉客丝路等商家尽管工期长、出货少,但一些考据历史原型的款式不乏拥趸,定价往往两三千元起步。

汉服品牌与博物馆、游戏、影视剧或漫画的跨界IP合作将会是汉服趋势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营销效果,能够打破汉服品牌原有的用户圈层,从而圈粉更多的新用户群体,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同时汉服与各种新元素的碰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升品牌的设计与工艺水平。

越来越多的线下汉服文化活动,将成为汉服商家重要的推广阵地,例如西塘汉服文化周、中华礼乐大会、华裳九州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汉服品牌在传播推行汉文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品牌认同感。对于汉服产业来说,则推动整个汉服圈持续发展繁荣。

汉服行业市场集中度

从产业集聚效应看,卖出全国1/3汉服的曹县,最大的优势便是制造业发达,借助电商走出一片天地。在这座鲁西县城,汉服上下游企业有2186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70%。天眼查显示,我国现有3500家汉服相关企业,超1000家注册于2019年。

据悉,我国现有超3500家汉服相关企业(企业名称含“汉服、汉代服饰、汉代服装、汉衣冠”,或经营范围、产品服务含“汉服、华服、汉装、汉代服饰、汉代服装”,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其中,约76%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近8成企业成立在5年以内。地区分布上,广东省的汉服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310余家;之后是湖北省和安徽省,均有超260家相关企业;浙江省、河南省、陕西省也均有超240家相关企业。随着汉服逐渐“破圈”,我国汉服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迎来快速发展,其中2019年新增注册量最多,有超1000家。今年以来,我国已新增280余家汉服相关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信息显示,现有汉服相关企业中仅300余家登记有商标、专利、著作权等信息,占比不到9%。

汉服市场规模

中国汉服市场规模逐年高速增长,汉服市场爆发,这是必然。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承与认可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的第一步,是了解文化,衣冠先行。而这场文化自信的崛起,必将带来一波新产业发展趋势。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79.6亿元,同比增长82.99%。

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91.1亿元,未来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汉服行业产业链

中国汉服产业链上游为服装设计、服装制造、汉服学术研究,中游为汉服电商品牌、汉服周边服务平台、汉服文化社区平台,汉服电商品牌为下游消费者提供汉服、配饰等,汉服周边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租赁、摄影、汉服文化活动等,汉服文化社区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交流分享,下游为消费者。

汉服行业报告对中国汉服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汉服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汉服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汉服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